評審與講評(2020)

建築與空間設計類

陳宣誠
評審姓名

陳宣誠

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

評審講評

入圍作品大致可分為三類。

1. 場所的本質:這一類的作品處理從空間元素的安排到場所感的產生,在空間的安排上形成許多孔洞、縫隙、開口...等,讓外在環境進入到空間的元素安排中,形成聚集身體感的場所,讓場所成為「遇見」發生的容器,『被遇見的信仰-教堂的歸處與離散』、『人人美術館』、『巷隅角書巷館 / 觀點宣言之第3選擇』、『任何狹縫中皆有無法忽視之象 存在主義圖書館』,都屬於這類型的作品,也都透過大量的模型操作,試著找出空間的可能。還可努力的部分是避免過於形式化,缺乏真正和環境與所在基地的脈絡的對應。

2. 行動性的構築:這一類的作品讓構築成為一種行動,可以透過組裝單元的開發,降低施作的技術門檻,可以依照不同的基地、需求、對象來改變空間的型態,讓建築空間成為流動性的關係。『此_非彼_』、『落腳處』、『海後漁光-記憶生活切片』屬於這類型的作品。透過構築作為一種行動,可以游擊的產生事件、對應住居問題,也可以形成一種紀念碑式的形成一種反省。還可努力的部分是對於物質性、社會性與資源性的探討,材料取得的意義,運送組裝的相應關係,構築行動所欲連結的對象,都可再多加考慮。

3. 產業轉型的空間性。這類作品從原有的產業類型出發,思考其邁向未來的發展,並在其中積極地尋找相應的空間性。『在地窗口』、『闤闠』、『一日五市-鴨母寮市場邊買與賣的鏈結』這三件作品,在其設計發展過程中,都必須仔細理解產業的脈絡,並思考建築在其中所該扮演的角色。還可努力的部分是還是過多建築型態的操作,而少了發展理解這些產業機制、對象的工作方法,可能會落入一廂情願的空間型態操作。 這次的送件與入圍作品中,我們可以看到建築不再只是「物」的操作,而可以是一種溝通與對話,和環境、自己與他人或是其他生命物種的溝通,這些出發點,都會給予建築設計新的起點,也讓我們反省,建築教育如何從封閉性的傳道,邁向結合不同領域的問題意識發展,並開放性的形成對話與協作的平台。

 

評審簡歷

1978年出⽣於臺南,現居住及工作於臺南、臺中、桃園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博士,現為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、馬來西亞UCSI建築系客座教授、共感地景創作|ArchiBlur Lab主持建築師。歷年創作實踐是透過身體解剖學作為一種論述群體感官、建築生成、城市地景以至於島嶼製造間,思考與方法上的參照,企圖在一個開放性的架構下,工作一種視見問題的方法;長期探索在身體與地景間發展另一種重新定義建築的尺度,企圖⽤最真實的身體感,反覆的去體會事物最根本的價值,讓建築成為⼀種關於⼈的環境。主要的創作實踐為:2014臺北市⽴美術館「X-Site計畫」的《邊緣地景》、2015瀨⼾內藝術祭家屋計劃《屋橋》、《城市浮洲計畫》、⾺來西亞《綠洲聚落計畫》,法國《懸山.浮橋》,馬來西亞《懸山》以及2016台北雙年展、2017夏伽雙年展《共感群體》、巴勒斯坦美術館《存在的邊界》等。